友善列印
政策

落實防災教育 北市中山國中讓逃生演練變成身體的DNA

2025-08-27 發佈 林宜箴 臺北
落實防災教育  北市中山國中讓逃生演練變成身體的DNA

落實防災教育 北市中山國中讓逃生演練變成身體的DNA

位於臺北市中心松山區的臺北市立中山國中,緊鄰松山機場、捷運文湖線、並鄰近大佳河濱公園,於105學年度起,就擔任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防災輔導團副總召學校,並協助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松山區、信義區各國中推動防災校園基礎建置及擔任顧問學校,教育電臺走訪中山國中,深入了解學校如何推動防災教育落實於校園中。

 

臺北市立中山國中校長吳明峰深入介紹,學校推動防災教育是從學校、家庭、社區一起做起,讓他最感欣慰的就是去年0403地震發生當時,是早上8點多早自習時,警報後3到5分鐘,全部學生已經照平常演練的SOP在操場集合,呈現平常扎實的演練成果,還讓住在附近民眾忍不住以手機紀錄傳到社群平臺分享。不僅如此,連學校委外單位也被學校要求加入一起演練,所以災害來臨時,連在游泳池內、活動中心內運動的人、跳舞的人,都知道如何疏散演練。

 

吳明峰校長說,學校也開發一套防災App,可以模擬電線走火、瓦斯外洩等9大情境,讓附近學校學生來參訪、或中山國中出去演講時,透過App的展示可以模擬災害現場、知道如何避免。

 

而防災也是學校國際交流的主題,像是今年學校到大阪防災中心交流,雙方學生就對土壤液化、耐震建築、防災設備、防災包的經驗,進行深入交流。

 

學生時代就已經是救生員的吳校長說,「安全是不能妥協的,要讓逃生演練變成身體的DNA」,這句話不只是他發自內心的呼籲,更是中山國中落實在生活行動中的堅持。

相關新聞